德意志银行策略师近日指出,美国政府似乎正采用全新金融战略「宾夕法尼亚计划 (Pennsylvania Plan)」,试图借由美元稳定币与国内激励政策,摆脱美债对外资的依赖、巩固美元强势地位,有望成为川普拯救美债的核心经济武器。
宾夕法尼亚计划:美债战略大转向的起点
几天前,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AG) 外汇研究主管 George Saravelos 提出「宾夕法尼亚计划 (Pennsylvania Plan)」,旨在应对美国长年财政赤字与经常帐逆差的双重压力。其名称取自美国财政部所在地,也就是华府宾夕法尼亚大道。
截至 2025 年 7 月 2 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高达约 36.2 兆美元。宾夕法尼亚计划也因此在近期备受国外金融与媒体圈讨论,被视为是「川普第二任期可能的政策方向之一」。
与先前备受争议的「海湖庄园协议 (Mar-a-Lago Accord)」相比,前者主打温和可行的市场化手段,试图透过美元稳定币、监管松绑与税收激励等金融产品或诱因,实现美债的「去外资化」,将债务转回美国本土吸收。
(美债上限再临?摩根大通警告美债可能崩溃,贝森特:美国永远不会违约)
德银分析指出,美国经济正面临宏观约束:「外部赤字、净对外资产 (NIIP) 为负 (对外负债)、政府无力压缩支出」。在传统手段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透过金融技术与政策组合,寻找可持续性的融资新路。
美元稳定币成美国「数位筹码」:巩固美债需求
此计划最受关注的部分,是以美元稳定币为出发点,让美国政府间接留住现已兴致缺缺、或债市浮动时容易出逃的海外资金。
Saravelos 指出,美国政府能鼓励或支持以国库券为储备资产的稳定币发行商扩张规模,透过持有短期美债作为储备资产,发行可流通于全球市场的数位美元。这让外资在透过美元稳定币进行投资或金融操作时,仍然保有对美债的支持,替美国创造一个全新的债务承接管道。
换句话说,稳定币的成功将形成全球对美元的新需求,使得外资从直接持有美债,变成透过稳定币间接持有。一方面巩固了美国短期债务的销售,另一方面也让全球货币市场依然浸泡在「数位美元」的洪流中,使美元霸权重返荣耀。
(一美元变两份?稳定币如何悄悄复制美国货币系统,舒缓债务压力又印钞?)
川普经济路线现形:债务内部消化、政策同步上路
宾夕法尼亚计划所预设的许多具体政策,近期也逐渐浮上台面,包括美国财政部与联准会讨论放宽补充杠杆比 (SLR) 监管限制、联准会理事亦释出第三季降息的潜在讯号等。这些动作与计划中策略的一致性,也显示川普政府的确似乎正在打着这个算盘。
Saravelos 在计划中也提到了以下配套措施:
税收优惠激励:对长期持债机构 (如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 给予免税或扣抵
发行特殊国债:例如面向养老金的 50 至 100 年期超长期债券、面向银行和基金的浮动利率债券等,满足特定资产配置需求
金融抑制措施:必要时,政府得以立法强制保险业或退休基金等特定机构,提高美债配置比例
在美国不愿意改善财政状况的情况下,政治和经济上阻力最小的路径,是美国政府寻求透过国内投资者获得更多财政资金,让国内资金取代外资,构建更稳定的债市结构。
全球效应:稳定币压缩非美货币生存空间
加密 KOL Vito 指出,宾夕法尼亚计划如果成功,将不仅影响美国内部市场,也将对全球金融秩序构成冲击:
美元稳定币将侵蚀其他国家推动当地法币国际化的努力,而美国又能获得全球「铸币税」红利,以稳定币为新的载体,美国人又能在全球买买买,吸收全球价值资产。
如此一来,美国成功达成更高效率的全球经济控制力,而而非美国家则面临更艰巨的金融主权保卫战。
(美元贬值引忧!加密市场呼吁稳定币多元化:非美元选项成 DeFi 新风口)
宾夕法尼亚计划成美元续命术
这场与稳定币有关的新金融战略,一是替美国提供了背后的债务出口,二是利用其高流动性刺激并巩固美元需求。宾夕法尼亚计划并未改变美国财政结构的失衡,而是用区块链技术与政策设计,买来了更多的时间与杠杆。
这篇文章 剖析华尔街热议的「宾夕法尼亚计划」:稳定币能化美债又让美元重返荣耀吗?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38k 热度
19k 热度
18k 热度
31k 热度
7k 热度
143k 热度
68k 热度
1770k 热度
剖析华尔街热议的「宾夕法尼亚计划」:稳定币能化美债又让美元重返荣耀吗?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近日指出,美国政府似乎正采用全新金融战略「宾夕法尼亚计划 (Pennsylvania Plan)」,试图借由美元稳定币与国内激励政策,摆脱美债对外资的依赖、巩固美元强势地位,有望成为川普拯救美债的核心经济武器。
宾夕法尼亚计划:美债战略大转向的起点
几天前,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AG) 外汇研究主管 George Saravelos 提出「宾夕法尼亚计划 (Pennsylvania Plan)」,旨在应对美国长年财政赤字与经常帐逆差的双重压力。其名称取自美国财政部所在地,也就是华府宾夕法尼亚大道。
截至 2025 年 7 月 2 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高达约 36.2 兆美元。宾夕法尼亚计划也因此在近期备受国外金融与媒体圈讨论,被视为是「川普第二任期可能的政策方向之一」。
与先前备受争议的「海湖庄园协议 (Mar-a-Lago Accord)」相比,前者主打温和可行的市场化手段,试图透过美元稳定币、监管松绑与税收激励等金融产品或诱因,实现美债的「去外资化」,将债务转回美国本土吸收。
(美债上限再临?摩根大通警告美债可能崩溃,贝森特:美国永远不会违约)
德银分析指出,美国经济正面临宏观约束:「外部赤字、净对外资产 (NIIP) 为负 (对外负债)、政府无力压缩支出」。在传统手段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透过金融技术与政策组合,寻找可持续性的融资新路。
美元稳定币成美国「数位筹码」:巩固美债需求
此计划最受关注的部分,是以美元稳定币为出发点,让美国政府间接留住现已兴致缺缺、或债市浮动时容易出逃的海外资金。
Saravelos 指出,美国政府能鼓励或支持以国库券为储备资产的稳定币发行商扩张规模,透过持有短期美债作为储备资产,发行可流通于全球市场的数位美元。这让外资在透过美元稳定币进行投资或金融操作时,仍然保有对美债的支持,替美国创造一个全新的债务承接管道。
换句话说,稳定币的成功将形成全球对美元的新需求,使得外资从直接持有美债,变成透过稳定币间接持有。一方面巩固了美国短期债务的销售,另一方面也让全球货币市场依然浸泡在「数位美元」的洪流中,使美元霸权重返荣耀。
(一美元变两份?稳定币如何悄悄复制美国货币系统,舒缓债务压力又印钞?)
川普经济路线现形:债务内部消化、政策同步上路
宾夕法尼亚计划所预设的许多具体政策,近期也逐渐浮上台面,包括美国财政部与联准会讨论放宽补充杠杆比 (SLR) 监管限制、联准会理事亦释出第三季降息的潜在讯号等。这些动作与计划中策略的一致性,也显示川普政府的确似乎正在打着这个算盘。
Saravelos 在计划中也提到了以下配套措施:
税收优惠激励:对长期持债机构 (如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 给予免税或扣抵
发行特殊国债:例如面向养老金的 50 至 100 年期超长期债券、面向银行和基金的浮动利率债券等,满足特定资产配置需求
金融抑制措施:必要时,政府得以立法强制保险业或退休基金等特定机构,提高美债配置比例
在美国不愿意改善财政状况的情况下,政治和经济上阻力最小的路径,是美国政府寻求透过国内投资者获得更多财政资金,让国内资金取代外资,构建更稳定的债市结构。
全球效应:稳定币压缩非美货币生存空间
加密 KOL Vito 指出,宾夕法尼亚计划如果成功,将不仅影响美国内部市场,也将对全球金融秩序构成冲击:
美元稳定币将侵蚀其他国家推动当地法币国际化的努力,而美国又能获得全球「铸币税」红利,以稳定币为新的载体,美国人又能在全球买买买,吸收全球价值资产。
如此一来,美国成功达成更高效率的全球经济控制力,而而非美国家则面临更艰巨的金融主权保卫战。
(美元贬值引忧!加密市场呼吁稳定币多元化:非美元选项成 DeFi 新风口)
宾夕法尼亚计划成美元续命术
这场与稳定币有关的新金融战略,一是替美国提供了背后的债务出口,二是利用其高流动性刺激并巩固美元需求。宾夕法尼亚计划并未改变美国财政结构的失衡,而是用区块链技术与政策设计,买来了更多的时间与杠杆。
这篇文章 剖析华尔街热议的「宾夕法尼亚计划」:稳定币能化美债又让美元重返荣耀吗?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