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資產上鏈,全球首發盡在 Gate!
Gate 攜手 @xStocksFi 與 @BackedFi,正式上線全球首個股票衍生品市場,開啓鏈上股票交易新紀元!
支持$TSLA, $NVDA, $CRCL, $AAPL 等熱門股票:
💥 可加槓杆、做多做空
💰 全USDT計價,輕鬆管理風險收益
🔒 實物資產 100% 抵押
🔁 多鏈流轉自由無阻
🌐 RWA × Web3,全新交互方式
CeFi 與 TradFi 的邊界,已經徹底打破。
了解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xStocksOnGate#
Galaxy:爲什麼 Futarchy 很重要
作者:Zack Pokorny 來源:Galaxy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引言
加密行業是一個充滿創新和冒險精神的溫牀,哪怕是最異想天開的想法也能獲得支持,只要它們有望成爲現實。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和投資者都面臨着挑戰。過去 12 個月,隨着行業開始更加注重可持續性和實際增長,這些挑戰愈發凸顯:
這些問題並非加密行業獨有,但區塊鏈組織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一些新穎的解決方式成爲可能。對於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來說,Futarchy 這種基於市場的治理模型帶來了以下優勢:
本文探討了 Futarchy 在主觀性極強、所有權可自由交易、早期項目從 0 到 1 階段的投資與決策中的根本作用。雖然 Futarchy 正在 Solana 上通過 MetaDAO 的一系列 futarchy DAO 進行實驗,在 Optimism 的撥款分配機制中也有嘗試,但本文主要關注其理論原理與治理結構,而非具體實踐。
Futarchy 治理的整體視角
Futarchy 這一通過市場和經濟信號進行治理的理念,最早由經濟學家 Robin Hanson 在 2000 年的工作論文《我們是否應該投票選價值,卻押注信念?》(Shall We Vote on Values, But Bet on Beliefs?)中提出。他在論文中首次使用“Futarchy”這個詞,將“future”(指期貨市場)與“-archy”(表示統治的希臘語後綴)組合,意爲“由期貨市場統治”。他幾乎是隨意地提出這一術語,在第二頁就提到:“我沒有特別原因地”採用了這個詞匯。
在 DAO 的語境中,Futarchy 達成了傳統代幣投票治理同樣的目標——即指導戰略決策,但路徑不同。它將“設定目標”與“評估實現方式”兩個過程分離。在傳統 DAO 治理中,用戶使用代幣按比例投票(即“一幣一票”),表達的是他們的價值觀和信念的混合。也就是說,在對某個提案進行投票時,用戶往往同時表達了他們希望實現的結果**(比如推出某個新功能)和他們認爲某方案是否能達成目標的信念。投票最多的提案最終被採納。
而 Futarchy 則是讓人們根據價值觀投票設定目標,再由預測市場(即“下注”)評估哪個方案最有可能實現這些目標。這種結構優勢在於,它將“設定目標”與“預測效果”分開,通過金融市場的預測能力(價格與交易)來引導決策。參與者會投入真金白銀來表達預測,從而大大增強了預測的準確性與分析的嚴謹性,而傳統不付成本的投票系統難以做到這一點。
實際操作過程如下:
每個 DAO 提案在投票期間都會生成兩個臨時性的代幣市場:通過市場和否決市場,各自以美元穩定幣計價,爲該 DAO 代幣賦予不同價格。這兩個市場由獨立的自動做市商(AMM)驅動,並與主市場(例如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並行運行。
在這些提案市場中,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交易,無需是該 DAO 的代幣持有者。舉例來說,即使你沒有該 DAO 的代幣,也可以用穩定幣在提案的“通過市場”或“否決市場”中買入。
在投票持續期間,系統會記錄兩個市場的時間加權平均價格(TWAP),並在投票結束後對比哪個更高。比如,某個新功能的提案在投票結束時,“通過市場”的代幣價格高於“否決市場”,說明市場普遍相信該功能對 DAO 有利,提案即被採納。反之,則被否決。
關鍵點在於:所有提案市場的交易都是有條件的:
正因如此,每筆交易都帶有真實的經濟風險敞口。比如在某個提案最終通過的情境下:
因此,市場價格所反映的不再是“空談”,而是真正用金錢支持的判斷。
以下是一張 Futarchy 提案交易生命週期的示意圖:
當提案市場失敗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不僅僅是決定提案結果,Futarchy 治理投票本身就是強大的信息市場。**因爲它強制參與者“用真金白銀表達觀點”,Futarchy 能把分散的知識和情緒聚合成有經濟支撐的信號,這種機制通常能帶來比“無風險投票”更穩健的決策。這種市場驅動的反饋爲建設者提供了直接洞察,能更清楚地了解集體對其提案價值的看法。
對於投資者來說,Futarchy 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式,讓他們可以直接表達自己對 DAO 決策的主觀看法,並根據市場對 DAO 最優路徑的共識來增減自己的持倉。尤其是在早期階段 DAO 的背景下,這種機制意義重大:這些 DAO 的估值高度主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所做的決策以及最終產品的發展方向。
Futarchy 還意味着股權表上的所有參與者都能根據對具體決策的信念來調整持倉,實現財務利益與戰略方向的持續對齊。這種動態機制天然會培養出一個“信念加權”的 股權結構表:那些見解與成功決策持續一致的人,其持倉會在市場力量下自然加強,而所有持有人都能始終維持他們想要的、基於信念加權的對 DAO 戰略方向的敞口。
初創公司和早期項目的特徵
爲了理解 Futarchy 治理如何惠及建設者和投資者,我們需要先定義早期公司的幾個關鍵特徵:
綜合來看,這些特徵意味着創始人和投資者始終在“猜測(並爲付費)”正確的敘事並據此行動。Futarchy 並不能消除這種內在的主觀性,而是直接擁抱它:允許任何人就 DAO 的決策結果(通過/否決)交易代幣,利用個人信念,把它轉化爲 DAO 可用的聚合市場信號。這個過程把分散的直覺轉化爲統一的、帶權重的預測,實質上把所有權流向那些有着最清晰、最持久信念的人。
通過要求參與者爲自己的觀點投入真實資本,Futarchy 將早期初創公司最脆弱的特性(主觀性與不確定性)轉化爲一種能主動強化項目的治理機制,從而爲其發展提供一個不那麼隨意、更加理性的路徑。
Futarchy 如何補足早期公司治理
Futarchy 對最早期 DAO 的好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信息信標
作爲信息燈塔,Futarchy 能通過市場強化的反饋,爲一個想法的可行性提供信號,並直接揭示代幣持有者對某個決策的經濟態度。
有經濟支撐的決策機制
Futarchic 治理借鑑了預測市場的原理。就像有經濟押注支持的預測往往更準確一樣,有經濟押注支持的決策也應該會產生更健康的結果,因爲結果的好壞牽涉到真實價值。這種經濟敞口爲參與決策設置了成本,減少了隨意和糟糕的決策,通過“有後果的投票”激勵參與者提出更有質量和信息支撐的觀點。
此外,這一機制也讓預測最準確的人能按自己的判斷增減持倉,並從中獲利,進一步把個人激勵與 DAO 的整體利益對齊。
不僅如此,Futarchy 允許任何鏈上用戶參與投票,從而減少信息不對稱,吸收來自 DAO 持有者之外的觀點。它把投票變成市場,讓任何願意承擔資本風險的人都能參與對 DAO 決策的評價。這種市場機制還讓操縱變得困難:任何想拉高或打壓提案“通過/否決”市場價格的人,都會給其他市場參與者創造套利動機,促使他們反向交易。操縱越多,反向套利的動力就越大。
此外,這種機制讓操縱本身變得代價高昂,因爲想要改變結果必須真金白銀地投入,這有可能給操縱者或單一大戶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整個結構因此能實現一種代幣加權投票難以達到的去中心化程度。
投票與持有的鴻溝
在傳統的治理體系中,存在一個潛在的斷層:人們“怎麼投票”(以及組織最終做什麼)和他們“怎麼配置資本”可能是脫節的。有人可能會投票反對某個提案,但因爲看好整體項目,還是會買入更多代幣;也有人可能投票支持,但因爲擔心執行風險而默默賣出。
這就在治理中的“表態偏好”和市場中的“顯性偏好”之間產生了鴻溝,使建設者難以真正理解利益相關者對具體決策的真實態度,而不僅僅是他們對整個項目的總體支持。這個盲點會導致次優的決策。
在 Futarchy 中,投票行爲與市場活動並非割裂,而是買賣代幣本身就構成了投票。當一個提案被提出時,市場會通過與該提案結果掛鉤的代幣的直接買賣來立即表明贊成或反對的態度。這和傳統治理的一個關鍵區別是:在傳統治理裏,市場反應(比如買賣行爲)通常完全獨立於投票本身,很難判斷這些市場行爲背後的真正動機,或者它們與具體治理決策之間的關聯。
Futarchy 的這種一體化設計減少了持有人態度信息的模糊性,以及這些信息與最優決策之間的脫節。它讓真實觀點和信念直接被捕捉在投票機制裏,使 DAO 能沿着最符合其持有人羣體經濟觀感的路徑前進。
與傳統系統中“表面上投一套、私下裏交易另一套”不同,Futarchy 把押注和結果融合爲一個整體。這個關係還至關重要,因爲一旦投票結束,代幣會直接從不相信該決策的一方轉移到相信它的一方。這不僅澄清了市場情緒並將其直接應用到決策結果上,還讓所有權重新分配到那些(理論上)最有信息、最有信念的參與者手中,使 DAO 能在決策過程中動態平衡其股權結構表
信念加權的市值表
打造一個“真正認同項目願景的持有者羣體”,是早期加密項目最難的事之一。大多數團隊很難分辨出真正的支持者和機會主義的投機者,結果導致代幣價格劇烈波動,創始人被迫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管理市場動態,而不是專注於產品建設。
目前最常見的早期用戶引導策略是空投:用免費代幣來激勵用戶使用產品。雖然這種方法能帶來最初的使用活躍度、提升指標,但它會制造一些嚴重的問題,從而破壞長期成功的基礎:
這種動態讓早期項目陷入了一個悖論:它們需要用戶來證明牽引力,但用來獲取用戶的方法卻往往會帶來那羣最不利於長期成功的人。
Futarchy 如何解決持有者承諾問題
Futarchy 通過市場化治理機制,創造出一種“持有者自然篩選機制”來應對信念不足的問題。在接連不斷的治理提案過程中,代幣供應會逐漸流向那些“最準確”(即在市場上站對邊)且信念最強的投票者,而正確但信念較弱,以及判斷錯誤(在市場上站錯邊)的持有人則會慢慢失去在 股權結構表 上的相對份額。
這種變化是漸進的(沒有人會在一次提案裏被完全清洗出局),但會隨着時間持續發生。當 Futarchy 與更有機的代幣發行機制配合使用時,DAO 的持有人基礎會隨着項目發展而變得更有承諾、更有粘性。
Futarchy 把圍繞 DAO 決策的那些主觀、難以量化的分歧,轉化爲自願的、有條件的所有權交換,交易價格則是市場參與者對結果的聚合認知。隨着時間推移,這會讓代幣所有權越來越集中到那些在市場眼中“預測最準確”和對 DAO 未來方向“最堅定支持”的人手中。
假設有一個提案是給協議增加一個新功能,三位持有者有不同看法:
如果市場最終判斷這個提案應該“失敗”(即 fail 價格高於 pass 價格),Alice 就會在這個合成市場裏有效地從 Bob 那裏“獲得”1 個代幣。兩人都在市場裏下注了“提案失敗”這個結果:
結果是 Alice 增加了持倉、Bob 退出了 股權結構表 的這一部分。兩人都實現了各自想要的結果。與此同時,Eve 因爲她的買單是建立在提案“通過”這個條件上的,這次並沒有發生任何實際轉移,但她的相對影響力在 股權結構表 上被 Alice 稀釋了。
這會自動產生三個不同的結果:
這種結果是通過條件市場自動實現的,是一個優雅的機制,讓所有權自然流向那些其判斷與市場集體智慧一致的人。它不像空投那樣吸引短期套利者,也不像傳統治理那樣把投票和參與者對決策經濟前景的感知割裂開來。Futarchy 確保了影響力會集中在那些既對決策有信念、又能獲得市場認可的參與者手中。
最終,股權結構表 會隨着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信念加權”和“準確加權”,由那些反復用資本支持自己判斷、證明自己真正相信項目方向的持有者組成。
Futarchy 的局限性
Futarchy 並不能保證成功。它只是實現更優決策、獲得更優持有人結構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團隊仍然需要根據 futarchy 治理中產生的洞察來真正執行;項目本身的想法必須是合理的;產品也需要有真正的市場需求。
此外,在治理中引入市場機制並不能保證 DAO 每次都能做出最佳決策。Futarchy 的理念是,通過讓觀點帶來金錢上的後果,營造出一種有激勵做出最優決策的環境。但人們仍然可能非理性地行動,市場也仍然可能對決策定價失誤。
然而,與“無風險”的代幣投票相比(後者讓持有人在指導 DAO 戰略方向時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成本),Futarchy 提供了一種更具激勵契合的決策方式。
Futarchy 的主要價值不在於保證所有決策都會帶來更高的代幣價格或用戶增長——沒有任何治理系統能做到這一點。但與傳統替代方案相比,Futarchy 能爲 DAO 提供更高的成功概率。
結論
Futarchy 爲早期初創項目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治理框架,使決策過程具備經濟背書,投資者能夠將自己的資金敞口直接與 DAO 所選擇的方向對齊。
這種機制對初創公司尤其有利,因爲它爲應用冷啓動和建設強大的持有人基礎提供了比傳統手段更有效的方式。雖然 Futarchy 也能爲成熟的 DAO 帶來好處,但它對處於早期階段、主觀性分歧嚴重且亟需建立高信念持有人羣體的項目來說,尤其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