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研究院:2025 年 6 月 Web3 鏈上數據解讀|以太坊重奪收入榜首,比特幣機構化趨勢增強,Sei 成鏈上焦點

進階7/4/2025, 2:58:10 AM
本報告總結 2025 年 6 月 Web3 鏈上數據:Solana 在交易量與活躍地址上持續領先,Base 穩居 L2 首位;以太坊憑高價值交互重奪手續費收入榜首。BTC 鏈上交易量下滑但高價值交易佔比升至 89%,鏈上活動加速機構化。PumpSwap 交易量突破 380 億、活躍用戶超 900 萬,穩居 Solana DEX 龍頭;Sei 鏈上交易量與 TVL 同步增長,技術與政策利好共振,社媒熱度放大,帶動市場關注度持續升溫。

摘要

  • Solana 在交易量與活躍地址上持續領先,Base 緊追其後;以太坊則憑藉高價值交互重奪手續費收入榜首。
  • 以太坊吸金領先,Polygon 借助 Katana 拓展 DeFi 敘事,而 Base 雖短期回調,生態基本面仍具長期增長潛力。
  • BTC 鏈上交易量驟減,高價值交易佔比升至 89%,“價漲量縮”格局下鏈上活動加速邁向機構化。
  • BTC 成本基礎分布揭示關鍵支撐,93,000–100,000 USDT 成爲鏈上防線核心。
  • PumpSwap 交易量突破 380 億、用戶數破 900 萬,持續引領 Solana DEX 市場新格局。
  • Sei 鏈上交易量與 TVL 同步爆發,生態擴張與技術優勢、政策資本利好形成共振。

鏈上數據摘要

鏈上活動與資金流概況總覽

在進行鏈上整體資金流動分析之外,我們進一步選取了幾項關鍵鏈上活動指標,用以評估各區塊鏈生態的真實使用熱度與活躍度。這些指標包括每日交易量、每日 Gas 費用、每日活躍地址數與跨鏈橋接的淨流量,涵蓋了用戶行爲、網路使用強度與資產流動性等多個維度。相較於僅觀察資金流入流出,這些鏈上原生數據能更全面反映公鏈生態的基本面變化,幫助判斷資本流向背後是否伴隨實際使用需求與用戶增長,從而識別出具有持續性發展的網路基礎。

鏈上交易量對比:Solana 與 Base 鏈上活躍度顯著領先

據 Artemis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Solana 以超過 29.7 億筆的月度交易量穩居主流公鏈首位,展現出強勁的鏈上吞吐能力與活躍的生態交互水平。【1】其高頻交易不再局限於 Meme、Bot 等熱點應用,正在持續延伸至穩定幣、RWA 與金融工具等更深層場景。過去一周,機構在 RWA 與穩定幣領域加速布局:市值 900 億美元的 Fiserv 宣布將在 Solana 上部署穩定幣;Republic Crypto 推出 rSpaceX 股票代幣化產品,進一步拓展 Solana 在私募市場的應用邊界。

除 Solana 外,Base 也延續強勁增長態勢,6 月累計交易量達 2.92 億筆,明顯領先 Arbitrum(6,270 萬筆)與 Polygon PoS(1.01 億筆),穩居 Layer 第二梯隊前列。近期,Base 持續拓展現實應用場景。6 月,電商平台 Shopify 宣布支持 Base 鏈上的 USDC 支付,覆蓋全球超過 30 個國家的商戶,標志其正式進入主流支付體系。與此同時,摩根大通也已啓動存款代幣 JPMD 在 Base 上的部署試點,推動銀行級資產上鏈,進一步強化其在 RWA 與金融場景中的實用性。

相比之下,傳統 Layer 1 公鏈如 Ethereum 與 Bitcoin 維持穩健的交易節奏,月度交易量分別爲 4,195 萬筆與 1,028 萬筆。盡管在頻次上不及高性能公鏈,但其在高價值資產承載與 DeFi 核心交互方面仍具重要地位。

整體來看,Solana 與 Base 在 6 月的交易數據表現出顯著優勢,正在穩步鞏固其在高頻交互生態中的主導地位。相較之下,部分以太坊擴容方案動能趨緩,資金與用戶注意力正逐步向新興高性能鏈輪動。鏈上交易量的演化不僅反映技術實力與用戶活躍度,也預示未來生態競爭的方向。後續仍需結合交互質量與真實用戶數據,持續驗證其可持續性與生態深度。

鏈上收入格局再度洗牌:以太坊重奪榜首,Base 增速放緩

根據 Artemis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以太坊重新奪回鏈上手續費收入榜首位置,單月創收達 3,907 萬美元,穩固其在高價值交互領域的領先地位。Solana 本月則錄得 3,054 萬美元收入,略低於以太坊,排名第二。【2】然而回顧 5 月,Solana 曾短暫超越以太坊,單月手續費高達 5,306 萬美元,成爲當月收入最高的公鏈,顯示其在特定階段擁有強勁的交易動能與應用爆發力。

Bitcoin 以 1,475 萬美元排名第三,盡管交易筆數與活躍地址均不及 Solana,但作爲價值儲存與 BTC L2 生態逐步萌芽的主網,仍保有較強的手續費創造能力。Base 本月收入則出現環比下滑,從 5 月的 587 萬美元降至 6 月的 487 萬美元,盡管仍顯著領先 Arbitrum(168 萬美元)與 Polygon PoS(約 23 萬美元),但成長動能略有放緩,需觀察其現實應用與資金導入的持續性。

從趨勢觀察,以太坊與 Bitcoin 的手續費曲線相對平穩,代表其主要服務高價值交互需求;Solana 的手續費則呈現波動上揚態勢,與其生態中高頻場景活躍性密切相關。Base 的短期回調亦反映出其用戶增長與資金導入仍處於早期整合階段。

整體而言,手續費收入不僅是鏈上經濟活躍度的縮影,也反映生態結構與用戶行爲路徑的轉變。以太坊的強勢反彈與 Base 的短期回調,揭示新興公鏈在挑戰以太坊與 Bitcoin 收入主導地位時所面臨的階段性變數與競爭壓力。

活躍地址分析:Solana 領先,Base 緊追其後

據 Artemis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Solana 以日均 480 萬個活躍地址持續穩居公鏈榜首,不僅遙遙領先其他 Layer 1,也大幅超過大多數 Layer 網路。Solana 的用戶活躍度主要受益於 Meme 幣、自動化交易機器人(Bot)、穩定幣支付及新興 RWA 場景的高頻交互,其鏈上交互已從炒作型應用擴展至真實資產落地與支付生態,具備明顯的用戶留存優勢。【3】

Base 則以 171 萬個日均活躍地址位居第二,展現出強勁增長勢能。其用戶數在 6 月持續攀升,主要來自三方面:L2 原生生態擴張;穩定幣(USDC)落地現實商戶場景後帶來的支付用戶導入;傳統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等在鏈上試點帶動的結構性資金與應用遷移。Base 的用戶增長不僅體現在數量,更反映在交互頻率與鏈上活躍合約數量的增加,已逐步形成從金融到社交的全棧生態雛形。

Polygon PoS 與 Bitcoin 分別以 57 萬與 50 萬的日均活躍地址分列三、四位,前者作爲穩定的以太坊側鏈,在 NFT、遊戲與中小型開發者社群中仍保有一定基礎;後者則受限於其低頻轉帳特性與主打儲值的定位,地址增長相對平穩。

Ethereum 與 Arbitrum 的用戶活躍度相對滯後,日均地址分別爲 44 萬與 32 萬,顯示出在高 Gas 成本與缺乏新興應用驅動影響下,用戶交互意願有所收縮。尤其是在 Meme、Bot、RWA 等題材中,用戶已逐步向成本更低、應用更豐富的新興鏈轉移,反映出鏈間競爭格局的轉變。

整體而言,6 月的日活躍地址數據清晰反映出 Layer 1 與 Layer 間的分化趨勢正在加速,高頻型主鏈與現實應用驅動的 L2 正取代傳統技術強鏈成爲生態關注焦點。用戶活躍度不僅是交易增長的前提,也代表未來生態資金與開發者資源的聚集方向,值得持續追蹤其後續發展質量與用戶黏性表現。

公鏈資金流向分析:以太坊領跑,Base 回調,Polygon 布局 DeFi 賽道

根據 Artemis 數據,截至近一個月,以太坊以 51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穩居主導地位,展現出強勁的吸金能力;Polygon PoS 緊隨其後,錄得 2.63 億美元淨流入,延續溫和增長趨勢。相較之下,Layer 網路 Base 則出現高達 50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成爲本輪資本撤離最顯著的公鏈。【4】本輪資金流向延續了前幾周的結構性趨勢:以太坊受益於 Pectra 升級、ETH 現貨 ETF 持續淨流入、機構增持不斷等多重利好,疊加 DeFi 板塊熱度回升與監管政策邊際緩和,進一步鞏固了其“高流動性 + 高共識”的核心地位。

Polygon 的資金回流或與其近期生態布局有關。Polygon Labs 聯合加密做市商 GSR 推出專注 DeFi 的 Layer2 網路 Katana,聚焦解決資產碎片化與收益不可持續問題。Katana 採用中心化篩選機制,並通過 VaultBridge 將資金回流主網借貸後返利至鏈上,形成高效閉環,吸引機構與高淨值用戶。此舉不僅強化了 Polygon 在 DeFi 領域的定位,也帶來更具差異化的 Layer2 敘事。Polygon 近期錄得的 2.63 億美元淨流入,或正體現市場對 Katana 模式與未來潛力的積極預期。

盡管 Base 近期錄得較大規模的資金淨流出,但這更可能是階段性回調所致,而非生態走弱。事實上,在 6 月中旬,Base 曾迎來強勁資金流入,受益於 Coinbase 深度整合、與 Shopify 合作拓展 USDC 支付場景,以及摩根大通在鏈上測試存款代幣等多項利好落地,生態熱度快速升溫。目前 Base TVL 達 34 億美元,穩定幣市值 41 億美元,核心協議如 Aerodrome、Spark、Stargate 和 Moonwell 表現強勁。短期資金流動或受市場輪動與套利影響,中長期來看,Base 仍具備持續擴張與資金回流的潛力。【5】

本輪資金流向反映出主流公鏈之間的結構性分化,以太坊繼續憑藉技術升級與機構利好穩固核心地位,Polygon 借助 Katana 布局強化其在 DeFi 領域的話語權,而 Base 盡管出現短期淨流出,但在多項現實應用與機構合作加持下,生態基本面依然穩健,未來具備資金回流與再擴張的潛力。整體來看,資金正圍繞“技術實力 + 場景落地 + 資本整合”這三大核心展開新一輪配置與輪動。

在資金跨鏈輪動的同時,比特幣作爲市場核心資產,其鏈上結構指標亦釋放出多項關鍵信號。本文將聚焦三項代表性指標——交易筆數與交易金額、實體調整後的轉帳結構,以及成本基礎分布(CBD)——以評估當前行情背後是否具備結構性支撐,並觀察機構行爲主導趨勢是否持續深化。

比特幣關鍵指標分析

在比特幣價格持續盤整於歷史高位區間之際,鏈上數據呈現出多項結構性變化,反映出市場參與結構與資金行爲的深度調整。爲更全面理解當前行情背景與潛在風險方向,本文將聚焦三項關鍵鏈上指標進行解析:鏈上交易筆數與平均交易金額變化、經實體調整的轉帳金額結構(Entity-adjusted Volume Breakdown),以及成本基礎分布(Cost Basis Distribution, CBD)熱力圖。通過這三項指標的交叉觀察,可望釐清當前鏈上活動降溫背後的成因、機構資金對市場主導力的增強,以及支撐區間的結構性意義,從而爲判斷後續走勢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數據依據。

BTC 鏈上交易量驟減,“價漲量縮”格局顯現

據 Glassnode 數據,盡管比特幣價格自 2024 年底至 2025 年持續漲,目前穩居在 100,500 USDT 附近,但鏈上交易量卻呈現明顯下滑趨勢,形成了“價漲量縮”的背離格局。2024 年下半年期間,比特幣網路的日均交易筆數維持在 50 萬至 70 萬之間,整體活躍度處於相對高位。然而自 2025 年初以來,鏈上交易筆數持續回落,目前已降至 35 萬至 40 萬筆之間,創下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6】

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在於非貨幣性交易活動的顯著減少。此前,如 Inscriptions(銘文)和 Runes(符文)等依賴 Taproot 等非貨幣交易曾短期爆發,顯著抬高整體交易量。然而進入 2025 年後,該類需求明顯降溫,成爲鏈上交易萎縮的關鍵因素。相比之下,涉及實際價值轉移的貨幣性交易仍保持穩定。

與此同時,比特幣網路上每筆交易的平均金額已上升至約 36,200 美元,表明雖然交易筆數減少,但每筆交易所承載的價值顯著提升。這一趨勢意味着大型機構或高淨值用戶仍頻繁使用比特幣網路進行高額資金結算。【7】【8】

整體而言,當前比特幣鏈上活動呈現出“散戶退場、機構主導”的格局。雖然交易筆數下降,但整體經濟結算量依舊強勁。此種結構性變化值得持續關注,尤其是在價格逼近歷史高點的階段,若鏈上活躍度無法同步提升,市場可能面臨一定的回調風險。

BTC 高價值交易佔比升至 89%,鏈上活動加速邁向機構化

鏈上轉帳金額結構(經實體調整)Relative Transfer Volume Breakdown by Size (Entity-Adjusted),指標用於衡量比特幣網路中不同金額區間的轉帳,在整體鏈上結算量中所佔的相對比例。通過對轉帳金額進行分類,並排除交易所內部歸集等非真實價值流動,僅保留經”實體調整”後的實際轉帳行爲,使結果更貼近真實的經濟活動。該指標反映了比特幣網路中資金流動的結構性變化,尤其在觀察機構資金參與程度方面具有代表性。

據 Glassnode 數據,2025 年 6 月比特幣網路正呈現出高度機構化趨勢,特別是高價值交易在整體鏈上結算中的主導地位愈發顯著。鏈上轉帳金額結構指標顯示,單筆金額超過 10 萬美元的交易佔比已升至 89%,相較於 2022 年 11 月的 66%,提升了整整 23 個百分點。該指標通過識別並排除交易所內部歸集等非實際資金流動,僅保留經實體調整後的真實轉帳數據,更準確反映鏈上經濟活動結構的變化。這意味着比特幣網路中的絕大多數結算量,已經由高淨值參與者和機構主導,小額散戶交易所佔比重則逐漸邊緣化。【9】

從圖表中的交易區間分布可以看出,單筆金額在 100 萬至 1,000 萬美元,以及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大額交易佔比持續上升,顯示網路資源正逐漸集中於高價值轉帳。與此同時,金額低於 1 萬美元的小額交易佔比則持續縮減,在整體鏈上結算量中的存在感日益減弱。

整體而言,比特幣網路正從“大衆支付型工具”轉向“高價值清算網路”。這不僅解釋了當前“交易筆數減少、經濟結算量依舊強勁”的結構性變化,也進一步印證了機構資金在比特幣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愈發鞏固。若未來此趨勢持續發展,比特幣的鏈上用途與經濟定位也將進一步向“數字黃金”和“價值結算層”轉變。

BTC 成本基礎分布揭示關鍵支撐,93,000–100,000 USDT 成爲鏈上防線核心

比特幣成本基礎分布(CBD, Cost Basis Distribution)指標通過追蹤不同價位下持幣者的平均買入成本,揭示市場在各個價格區間所承載的鏈上供應量。在熱力圖中,顏色越接近紅色,代表越多 BTC 的成本集中於該價格帶,因此可視爲具有潛在支撐或壓力的重要位置。

除了鏈上交易結構加速機構化外,資金成本分布亦提供了另一關鍵視角,用以觀察市場結構與支撐強度。在比特幣價格高位震蕩的背景下,鏈上成本基礎的密集區間成爲觀察市場情緒、防守力量與潛在回調風險的重要指標。以下我們從成本基礎分布(CBD)出發,進一步解析當前比特幣的鏈上支撐帶狀況。

據 Glassnode 數據,目前 BTC 價格走勢正圍繞 93,000 至 100,000 USDT 之間的關鍵結構性支撐區間震蕩,該區間正是鏈上成本分布最密集的地帶之一。從圖中可以觀察到,自 2025 年第一季高點形成以來,大量比特幣的持倉成本便落在這一範圍內,構成了堅實的鏈上支撐帶。這也解釋了爲何近期比特幣在回調至 99,000 USDT 附近時能夠快速止跌反彈,顯示該區域對市場情緒具有穩定作用。【10】

只要價格維持在這一成本密集區之上,整體牛市結構仍有望維持。然而,一旦價格跌破該區間,不僅意味着大量持幣者將陷入浮虧狀態,也可能引發連鎖性的拋售壓力,加劇市場的下行風險。

因此,CBD 熱力圖不僅幫助揭示鏈上資金在不同價位的歷史分布,更爲投資者提供了關鍵的支撐與風險警戒參考。若比特幣後續能持續站穩 100,000 USDT 上方,市場有望重啓上行趨勢,挑戰 110,000 USDT 的階段性高點;反之,若跌破 93,000–100,000 USDT 區間,則需警惕市場結構性轉弱與更深度調整的可能性。

市場趨勢總結

2025 年 6 月,綜合交易量、手續費收入、活躍地址與資金流向等關鍵鏈上指標看,Solana 憑藉 Meme、Bot、穩定幣支付與 RWA 場景的高頻交互,持續穩居鏈上活躍度與生態熱度首位,展現出高度的用戶黏性與交互密度。Base 雖出現階段性資金淨流出,但在穩定幣、機構試點與社交生態的驅動下,鏈上交互數據仍維持增長態勢,已逐步確立其在 Layer 賽道中的領先地位。以太坊則受益於技術升級與機構利好穩固核心地位,並吸引主流資金回流。整體而言,鏈上生態競爭正加速從“技術領先”轉向“用戶驅動”與“場景落地”,未來的資本配置將圍繞高頻交互能力、真實應用場景與資金承載效率展開。

比特幣方面,盡管整體仍處於高位震蕩區間,但鏈上數據顯示出結構性轉變:交易頻次下降而單位金額上升,顯示散戶活躍度趨緩、而機構與高淨值帳戶的比重不斷提升;此外,從鏈上轉帳金額結構與歷史持倉成本分布分析,市場支撐正聚焦於 93,000–100,000 USDT 區間,逐步強化其“高價值清算網路”定位。若後續價格企穩並維持結構性支撐,仍具備延續上行趨勢的條件;反之,一旦失守關鍵支撐區間,鏈上數據或將率先揭示市場結構的轉弱信號。

熱門項目與代幣動態

熱門項目數據概覽

PumpSwap

PumpSwap 於 2025 年 3 月上線,是一個基於 Solana 公鏈的 Meme 代幣發行與交易平台,主打一鍵發幣、交易即挖礦以及社區流動性引導等功能。平台延續了 Solana 高效、低成本的技術優勢,結合用戶友好的界面設計與強互動性的社群文化,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與創作者參與。

在產品機制上,PumpSwap 通過簡化發幣流程,讓任何用戶都能在幾分鍾內部署自己的 Meme Token,同時提供自動生成交易對與初始流動性配置,大幅降低發幣門檻。平台還引入交易挖礦、排行榜獎勵等機制,鼓勵用戶參與早期交易與社群傳播,進一步放大熱點項目的曝光與資金流動性。

據 Dune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PumpSwap 累計交易量已突破 380 億美元,顯示其已逐步確立爲 Meme 幣上線後的主要交易市場。過去 7 日交易量達 19.8 億美元,近 24 小時交易量則高達 2.42 億美元。盡管相較於 5 月初的高點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高度活躍區間。【11】

從每日交易量走勢看,自 3 月中旬正式上線以來,平台整體交易活躍度快速提升,並在 5 月初達到單日峯值 6 億美元。之後雖然波動加劇,但整體維持在 2~5 億美元/日區間,反映出即使 Meme 幣熱度略有退潮,平台仍擁有穩定的資金流動性與交易需求。此外,累計交易量持續平穩上升,未見明顯流動性枯竭或用戶流失跡象。考慮到所有完成 Pump.fun 募集曲線的項目都會自動遷移至 PumpSwap,未來平台的資金承接能力與交易動能有望進一步增強,進一步鞏固其在 Solana 上的 DEX 主導地位。

市場份額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PumpSwap 已在 Solana 生態的 DEX 賽道中確立關鍵地位。根據 Dune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PumpSwap 的 DEX 市佔率達 22.0%,位列第二,僅次於 Raydium(34.3%),並領先 Whirlpool(18.3%)與 Meteora(12.6%)等競爭平台。自 3 月中旬上線以來,PumpSwap 的市佔率持續提升,充分展現其在 Meme 幣賽道中的主導能力。

用戶活躍度與增長

從每日活躍錢包數量看,PumpSwap 用戶增長迅速。自 3 月起,平台活躍地址數持續上升,自 4 月中旬起日均穩定在 20 萬個以上,並於 5 月達到階段性高峯。至 6 月 30 日,當日活躍用戶超過 30 萬人,其中回訪用戶超過 20 萬人,新用戶則接近 10 萬人,展現出強用戶黏性與持續吸引新用戶的能力。

交易行爲與規模

在交易行爲方面,PumpSwap 同樣展現出爆發式增長。根據每日 Swap 數據顯示,自 5 月中旬起平台交易筆數大幅增長,至 6 月底,日均 Swap 次數已突破 2,500 萬筆,創下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平台累計交易筆數已超過 10 億筆,成爲 Solana 鏈上使用頻率最高的 DEX 平台之一。

與此同時,PumpSwap 累計活躍錢包總數已超過 900 萬個,說明平台已成功構建出龐大的 Meme 幣交易用戶羣,形成強大的網路效應與交易流動性。結合其與 Pump.fun 的強綁定關係,未來市佔率與用戶活躍度仍具顯著增長潛力。

全鏈對比與發展趨勢

根據 Dune 的 Solana 全鏈 DEX 數據,2025 年 6 月 30 日,Solana 鏈上 DEX 總交易量達到 125 億美元,其中 PumpSwap 獨佔 105 億美元,市佔率超過 84%,遠超 Raydium(7.64 億美元)與 Orca(5.59 億美元),展現出其在交易層面的絕對領先地位。【12】對比歷史數據可以發現,Solana 鏈上 DEX 活躍度曾在 2024 年底迎來爆發性增長,盡管後續整體交易量略有回調,但自 2025 年第二季度起明顯回暖,而 PumpSwap 的強勢崛起正是驅動這一輪增長的關鍵因素。

從市場結構看,除 PumpSwap 外,Raydium、Orca 與 Meteora 仍保持一定份額,分別貢獻 7.64 億、5.59 億 與 2.91 億美元交易量。與此同時,原始 Meme 發行平台 Pump.fun 亦錄得 1.69 億美元,顯示 Meme 資金流動高度集中於其生態體系。

整體而言,PumpSwap 的交易量激增不僅體現了其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的強大吸引力,更反映出 Meme 幣交易需求的持續旺盛。隨着更多 Pump.fun 項目完成遷移,PumpSwap 的市佔率與交易活躍度仍有持續上升的空間,進一步鞏固其作爲 Solana 核心 DEX 平台的地位。

綜上所述,PumpSwap 憑藉簡化的發幣流程、交易挖礦機制以及強互動性的社區文化,在短短數月內迅速崛起,已躍升爲 Solana 生態中交易量最大、用戶最活躍的 DEX 平台之一。無論是交易規模、市佔率,還是活躍錢包與交易筆數,均展現出極強的成長動能與網路效應。隨着更多 Pump.fun 項目的遷移與生態整合推進,PumpSwap 有望持續擴大其市場領先優勢,成爲 Meme 幣賽道中不可忽視的核心基礎設施。

熱門代幣數據概覽

$SEI —— SEI 是 Sei Network 的原生代幣,Sei Network 是一條基於 Cosmos SDK 構建的高性能公鏈,專爲去中心化交易場景設計,具備亞秒級出塊與高吞吐能力。SEI 主要用於支付 Gas 費用、質押挖礦、治理投票與生態激勵。隨着 V2 升級引入 EVM 兼容,Sei 進一步拓展至以太坊生態,強化其跨鏈能力與交易效率,成爲高性能交易公鏈的重要代表。

SEI 熱度飆升,價格、政策與社群三重驅動

SEI 因價格強勢漲與政策利好不斷,迅速成爲市場關注焦點。據 CoinGecko 數據,其價格在 6 月中旬短期內漲超過 50%,帶動社群聲量與參與度同步爆發:三個月內代幣提及數與活躍創作者數量增長逾 300%,整體參與度更激增超過 700%。這一社交熱度的激增,反映出 SEI 不僅在交易市場中走勢強勁,也在社交媒體上形成高度傳播效應,進一步吸引散戶關注與資金追入。【13】

代幣熱度的提升與其背後鏈本身的政策敘事密切相關。6 月 20 日,官方在 X 平台宣布,Sei Network 被懷俄明州穩定幣委員會選爲 WYST 試點的候選區塊鏈之一,成爲美國首個由州政府主導、法幣支持的穩定幣項目的重要基礎設施。WYST 預計將採用 LayerZero 的跨鏈橋接技術,而 Sei 是上一輪評選中唯二入選的區塊鏈,突顯其在美加密基礎設施戰略中的地位。【14】

此外,Circle 與 Valour 等機構也已公開將 Sei 納入合作或投資組合,使其成爲少數同時具備“鏈上擴展 + 政策支持 + 金融落地”三重利好的新興公鏈代表。這種政策預期與現實落地的雙重驗證,不僅強化了 SEI 的成長想像,也爲其價格表現與社群活躍度提供持續動能。

Sei TVL 創新高,鏈上生態與政策資本利好共振

這波熱度背後並非空穴來風,鏈本身在技術性能、生態擴張與資本支持方面亦同步進展,構築了 SEI 當前市場表現的堅實基礎。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Sei 公鏈總鎖倉量(TVL)突破 6.09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15】從圖中走勢來看,自 2024 年第四季度以來,Sei 的 TVL 逐步上升,尤其在 2025 年進入爆發階段,呈現出明顯的資金加速流入趨勢。這不僅反映出 Sei 在 DeFi 與 GameFi 等多元生態的擴展,也顯示其基礎架構與性能優化逐漸獲得市場肯定。

在鏈外層面,Sei 也不斷擴大其金融資本合作布局:Canary Capital 已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 SEI ETF 申請,歐洲的 Valour 則上線相關 ETP 產品,進一步拓展全球機構投資者的接觸面。此外,Circle 亦在 IPO 文件中公開其爲 Sei 的主要投資者之一,爲其在穩定幣賽道的發展帶來更強背書。鏈上生態方面,多個 dApp 日收入創下新高,部分項目躋身全鏈營收前百,生態活躍度顯著提升,爲 TVL 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16】

整體而言,Sei Network 正處於鏈上生態擴展與鏈外政策、資本三重利好交匯的階段,技術積累與市場戰略逐步轉化爲實質性的流動性與用戶基礎,未來發展動能值得期待。

Sei 鏈上交易量爆發,生態與技術優勢同步釋放

除了資金鎖倉規模持續增長外,Sei 在鏈上交易活躍度方面同樣表現突出。交易量作爲衡量生態實際使用度與用戶參與度的重要指標,其持續放量進一步驗證了 Sei 鏈在用戶端的實際吸引力與交易基礎設施的高效性能。根據 DefiLlama 數據,截至 6 月 30 日,Sei Network 已躋身 DEX 交易量排名前十五的區塊鏈,單日交易量一度突破 9,400 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自 2025 年 4 月以來,其鏈上 DEX 交易量持續增長,整體走勢呈現階梯式上揚,近期更是連續多日錄得 6,000 萬至 1 億美元區間的高位表現,顯示出交易活躍度與資金使用頻率顯著增強,進一步印證了 Sei 生態的繁榮發展與市場熱度的持續上升。【17】

這波交易量的增長,通常與流動性擴展、新協議上線或用戶遷移密切相關。就 Sei 而言,除了原生 dApp 表現強勁,亦有多個主流項目陸續部署至該鏈,多鏈戰略逐步形成。此外,代幣價格的漲與政策面的積極進展疊加,促使整體交易動能集中釋放。若 Sei 能維持其在高活躍度公鏈中的領先地位,未來其 DEX 表現有望穩定維持在高水平區間,持續吸引用戶與開發者入駐。

DappRadar 數據亦顯示,Sei 目前是活躍錢包數排名前五的 L1 公鏈,並在遊戲賽道中位居首位,鏈上日交易筆數突破 130 萬次,躋身全鏈前十。這些表現不僅反映 Sei 在鏈上生態的高速成長,也進一步強化其在模塊化架構與低延遲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優勢,爲其在資本市場及應用落地層面贏得更多關注與合作機會。【18】

Sei 正站在鏈上生態擴展、鏈外政策支持與資本關注的交匯點上。無論是 TVL、交易量還是活躍度均創下歷史新高,展現出其作爲高性能交易公鏈的強勁動能與成長潛力。隨着 EVM 兼容性增強、穩定幣合作落地以及全球金融產品(如 ETF、ETP)接連推進,Sei 不僅在技術層面不斷突破,也在合規與資本市場贏得更多空間。若生態持續擴張、政策利好延續,Sei 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下一階段高性能 Layer 1 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總結

2025 年 6 月,主流公鏈的鏈上收入格局出現明顯變化。以太坊重新奪回手續費收入榜首,單月創收超 3,900 萬美元,顯示其在高價值交互場景中的主導地位依然穩固。在 Pectra 升級、現貨 ETF 持續淨流入與 DeFi 板塊熱度回升的多重利好下,以太坊繼續吸引大量資金,保持高價值清算網路的核心地位。Solana 6 月交易量達 29 億筆,活躍地址 480 萬,雖手續費降至 3,054 萬美元,仍展現強生態黏性。Base 收入回落至 487 萬美元,活躍地址達 171 萬,交易量近 3 億筆,穩居 L2 龍頭。

比特幣雖處於高位震蕩,但鏈上數據顯示其市場結構正加速轉型:交易筆數減少、平均交易金額上升,反映出散戶活躍度下降、機構主導趨勢增強;高價值交易佔比已達 89%,鏈上活動正邁向“高價值清算網路”。此外,93,000–100,000 USDT 區間爲當前主要成本密集帶,構成關鍵支撐。若價格守穩該區間,後續仍有上行空間;反之,若跌破則恐引發結構性回調。整體來看,鏈上三大指標同步揭示比特幣正處關鍵轉折點,值得持續關注。

項目熱點方面,PumpSwap 與 Sei 成爲當前鏈上最受關注的項目。前者爲 Solana 上崛起最快的 Meme 交易平台,交易量突破 380 億美元,活躍地址逾 900 萬,市佔率升至 DEX 第二;後者 TVL 首破 6 億美元,單日交易量達 9,400 萬美元,受政策支持與 ETF 帶動,躍居高性能公鏈前列。與此同時,SEI 代幣社群熱度同步飆升,社交平台提及數與創作者數量三個月內增長超 300%,互動參與度大幅提升,進一步放大其市場關注度與資金吸引力。

整體來看,鏈上收入、用戶結構與熱點生態正同步重塑,加密市場已從技術導向轉向應用驅動,後續應關注高頻場景下的資金承接力與主流公鏈的用戶黏性變化。


參考資料:

  1.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chains
  2.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chains
  3.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chains
  4.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flows
  5. DefiLlama, https://defillama.com/chain/base
  6.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transactions.Count?a=BTC&ema=0&mAvg=7&mMedian=0&mScl=lin&pScl=lin&resolution=24h&s=1719383580&sma=7&u=1750919580&zoom=365
  7.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253007be-d331-4f23-67dd-0667a6b4bb3e
  8.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5b3faf7a-2e08-4b35-719c-4e602701cf47?s=0&u=1750351295
  9.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transactions.TransfersVolumeBySizeEntityAdjustedRelative?a=BTC&mScl=lin&pScl=lin&resolution=24h&s=1592584904&sma=7&u=1750351304
  10.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dashboards/cost-basis-distribution?a=BTC
  11. Dune, https://dune.com/adam_tehc/pumpswap
  12. Dune, https://dune.com/ilemi/solana-dex-metrics
  13. LunarCrush, https://lunarcrush.com/discover/$sei?metric=close%2Cinteractions%2Cposts_active&interval=3m
  14. X, https://x.com/SeiNetwork/status/1935759503179620584
  15. DefiLlama, https://defillama.com/chain/sei?
  16. X, https://x.com/SeiNetwork/status/1938386931374829587
  17. DefiLlama, https://defillama.com/chain/sei?tvl=false&dexs=true
  18. DappRadar, https://dappradar.com/chain/sei?range-cs=30d&range-ha=1y



Gate 研究院是一個全面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研究平台,爲讀者提供深度內容,包括技術分析、熱點洞察、市場回顧、行業研究、趨勢預測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免責聲明
加密貨幣市場投資涉及高風險,建議用戶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進行獨立研究並充分了解所購買資產和產品的性質。 Gate 不對此類投資決策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作者: Shirley
審校: Ember, Mark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文不作為 Gate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況下,複製、傳播或抄襲本文將違反《版權法》,Gate 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Gate 研究院:2025 年 6 月 Web3 鏈上數據解讀|以太坊重奪收入榜首,比特幣機構化趨勢增強,Sei 成鏈上焦點

進階7/4/2025, 2:58:10 AM
本報告總結 2025 年 6 月 Web3 鏈上數據:Solana 在交易量與活躍地址上持續領先,Base 穩居 L2 首位;以太坊憑高價值交互重奪手續費收入榜首。BTC 鏈上交易量下滑但高價值交易佔比升至 89%,鏈上活動加速機構化。PumpSwap 交易量突破 380 億、活躍用戶超 900 萬,穩居 Solana DEX 龍頭;Sei 鏈上交易量與 TVL 同步增長,技術與政策利好共振,社媒熱度放大,帶動市場關注度持續升溫。

摘要

  • Solana 在交易量與活躍地址上持續領先,Base 緊追其後;以太坊則憑藉高價值交互重奪手續費收入榜首。
  • 以太坊吸金領先,Polygon 借助 Katana 拓展 DeFi 敘事,而 Base 雖短期回調,生態基本面仍具長期增長潛力。
  • BTC 鏈上交易量驟減,高價值交易佔比升至 89%,“價漲量縮”格局下鏈上活動加速邁向機構化。
  • BTC 成本基礎分布揭示關鍵支撐,93,000–100,000 USDT 成爲鏈上防線核心。
  • PumpSwap 交易量突破 380 億、用戶數破 900 萬,持續引領 Solana DEX 市場新格局。
  • Sei 鏈上交易量與 TVL 同步爆發,生態擴張與技術優勢、政策資本利好形成共振。

鏈上數據摘要

鏈上活動與資金流概況總覽

在進行鏈上整體資金流動分析之外,我們進一步選取了幾項關鍵鏈上活動指標,用以評估各區塊鏈生態的真實使用熱度與活躍度。這些指標包括每日交易量、每日 Gas 費用、每日活躍地址數與跨鏈橋接的淨流量,涵蓋了用戶行爲、網路使用強度與資產流動性等多個維度。相較於僅觀察資金流入流出,這些鏈上原生數據能更全面反映公鏈生態的基本面變化,幫助判斷資本流向背後是否伴隨實際使用需求與用戶增長,從而識別出具有持續性發展的網路基礎。

鏈上交易量對比:Solana 與 Base 鏈上活躍度顯著領先

據 Artemis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Solana 以超過 29.7 億筆的月度交易量穩居主流公鏈首位,展現出強勁的鏈上吞吐能力與活躍的生態交互水平。【1】其高頻交易不再局限於 Meme、Bot 等熱點應用,正在持續延伸至穩定幣、RWA 與金融工具等更深層場景。過去一周,機構在 RWA 與穩定幣領域加速布局:市值 900 億美元的 Fiserv 宣布將在 Solana 上部署穩定幣;Republic Crypto 推出 rSpaceX 股票代幣化產品,進一步拓展 Solana 在私募市場的應用邊界。

除 Solana 外,Base 也延續強勁增長態勢,6 月累計交易量達 2.92 億筆,明顯領先 Arbitrum(6,270 萬筆)與 Polygon PoS(1.01 億筆),穩居 Layer 第二梯隊前列。近期,Base 持續拓展現實應用場景。6 月,電商平台 Shopify 宣布支持 Base 鏈上的 USDC 支付,覆蓋全球超過 30 個國家的商戶,標志其正式進入主流支付體系。與此同時,摩根大通也已啓動存款代幣 JPMD 在 Base 上的部署試點,推動銀行級資產上鏈,進一步強化其在 RWA 與金融場景中的實用性。

相比之下,傳統 Layer 1 公鏈如 Ethereum 與 Bitcoin 維持穩健的交易節奏,月度交易量分別爲 4,195 萬筆與 1,028 萬筆。盡管在頻次上不及高性能公鏈,但其在高價值資產承載與 DeFi 核心交互方面仍具重要地位。

整體來看,Solana 與 Base 在 6 月的交易數據表現出顯著優勢,正在穩步鞏固其在高頻交互生態中的主導地位。相較之下,部分以太坊擴容方案動能趨緩,資金與用戶注意力正逐步向新興高性能鏈輪動。鏈上交易量的演化不僅反映技術實力與用戶活躍度,也預示未來生態競爭的方向。後續仍需結合交互質量與真實用戶數據,持續驗證其可持續性與生態深度。

鏈上收入格局再度洗牌:以太坊重奪榜首,Base 增速放緩

根據 Artemis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以太坊重新奪回鏈上手續費收入榜首位置,單月創收達 3,907 萬美元,穩固其在高價值交互領域的領先地位。Solana 本月則錄得 3,054 萬美元收入,略低於以太坊,排名第二。【2】然而回顧 5 月,Solana 曾短暫超越以太坊,單月手續費高達 5,306 萬美元,成爲當月收入最高的公鏈,顯示其在特定階段擁有強勁的交易動能與應用爆發力。

Bitcoin 以 1,475 萬美元排名第三,盡管交易筆數與活躍地址均不及 Solana,但作爲價值儲存與 BTC L2 生態逐步萌芽的主網,仍保有較強的手續費創造能力。Base 本月收入則出現環比下滑,從 5 月的 587 萬美元降至 6 月的 487 萬美元,盡管仍顯著領先 Arbitrum(168 萬美元)與 Polygon PoS(約 23 萬美元),但成長動能略有放緩,需觀察其現實應用與資金導入的持續性。

從趨勢觀察,以太坊與 Bitcoin 的手續費曲線相對平穩,代表其主要服務高價值交互需求;Solana 的手續費則呈現波動上揚態勢,與其生態中高頻場景活躍性密切相關。Base 的短期回調亦反映出其用戶增長與資金導入仍處於早期整合階段。

整體而言,手續費收入不僅是鏈上經濟活躍度的縮影,也反映生態結構與用戶行爲路徑的轉變。以太坊的強勢反彈與 Base 的短期回調,揭示新興公鏈在挑戰以太坊與 Bitcoin 收入主導地位時所面臨的階段性變數與競爭壓力。

活躍地址分析:Solana 領先,Base 緊追其後

據 Artemis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Solana 以日均 480 萬個活躍地址持續穩居公鏈榜首,不僅遙遙領先其他 Layer 1,也大幅超過大多數 Layer 網路。Solana 的用戶活躍度主要受益於 Meme 幣、自動化交易機器人(Bot)、穩定幣支付及新興 RWA 場景的高頻交互,其鏈上交互已從炒作型應用擴展至真實資產落地與支付生態,具備明顯的用戶留存優勢。【3】

Base 則以 171 萬個日均活躍地址位居第二,展現出強勁增長勢能。其用戶數在 6 月持續攀升,主要來自三方面:L2 原生生態擴張;穩定幣(USDC)落地現實商戶場景後帶來的支付用戶導入;傳統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等在鏈上試點帶動的結構性資金與應用遷移。Base 的用戶增長不僅體現在數量,更反映在交互頻率與鏈上活躍合約數量的增加,已逐步形成從金融到社交的全棧生態雛形。

Polygon PoS 與 Bitcoin 分別以 57 萬與 50 萬的日均活躍地址分列三、四位,前者作爲穩定的以太坊側鏈,在 NFT、遊戲與中小型開發者社群中仍保有一定基礎;後者則受限於其低頻轉帳特性與主打儲值的定位,地址增長相對平穩。

Ethereum 與 Arbitrum 的用戶活躍度相對滯後,日均地址分別爲 44 萬與 32 萬,顯示出在高 Gas 成本與缺乏新興應用驅動影響下,用戶交互意願有所收縮。尤其是在 Meme、Bot、RWA 等題材中,用戶已逐步向成本更低、應用更豐富的新興鏈轉移,反映出鏈間競爭格局的轉變。

整體而言,6 月的日活躍地址數據清晰反映出 Layer 1 與 Layer 間的分化趨勢正在加速,高頻型主鏈與現實應用驅動的 L2 正取代傳統技術強鏈成爲生態關注焦點。用戶活躍度不僅是交易增長的前提,也代表未來生態資金與開發者資源的聚集方向,值得持續追蹤其後續發展質量與用戶黏性表現。

公鏈資金流向分析:以太坊領跑,Base 回調,Polygon 布局 DeFi 賽道

根據 Artemis 數據,截至近一個月,以太坊以 51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穩居主導地位,展現出強勁的吸金能力;Polygon PoS 緊隨其後,錄得 2.63 億美元淨流入,延續溫和增長趨勢。相較之下,Layer 網路 Base 則出現高達 50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成爲本輪資本撤離最顯著的公鏈。【4】本輪資金流向延續了前幾周的結構性趨勢:以太坊受益於 Pectra 升級、ETH 現貨 ETF 持續淨流入、機構增持不斷等多重利好,疊加 DeFi 板塊熱度回升與監管政策邊際緩和,進一步鞏固了其“高流動性 + 高共識”的核心地位。

Polygon 的資金回流或與其近期生態布局有關。Polygon Labs 聯合加密做市商 GSR 推出專注 DeFi 的 Layer2 網路 Katana,聚焦解決資產碎片化與收益不可持續問題。Katana 採用中心化篩選機制,並通過 VaultBridge 將資金回流主網借貸後返利至鏈上,形成高效閉環,吸引機構與高淨值用戶。此舉不僅強化了 Polygon 在 DeFi 領域的定位,也帶來更具差異化的 Layer2 敘事。Polygon 近期錄得的 2.63 億美元淨流入,或正體現市場對 Katana 模式與未來潛力的積極預期。

盡管 Base 近期錄得較大規模的資金淨流出,但這更可能是階段性回調所致,而非生態走弱。事實上,在 6 月中旬,Base 曾迎來強勁資金流入,受益於 Coinbase 深度整合、與 Shopify 合作拓展 USDC 支付場景,以及摩根大通在鏈上測試存款代幣等多項利好落地,生態熱度快速升溫。目前 Base TVL 達 34 億美元,穩定幣市值 41 億美元,核心協議如 Aerodrome、Spark、Stargate 和 Moonwell 表現強勁。短期資金流動或受市場輪動與套利影響,中長期來看,Base 仍具備持續擴張與資金回流的潛力。【5】

本輪資金流向反映出主流公鏈之間的結構性分化,以太坊繼續憑藉技術升級與機構利好穩固核心地位,Polygon 借助 Katana 布局強化其在 DeFi 領域的話語權,而 Base 盡管出現短期淨流出,但在多項現實應用與機構合作加持下,生態基本面依然穩健,未來具備資金回流與再擴張的潛力。整體來看,資金正圍繞“技術實力 + 場景落地 + 資本整合”這三大核心展開新一輪配置與輪動。

在資金跨鏈輪動的同時,比特幣作爲市場核心資產,其鏈上結構指標亦釋放出多項關鍵信號。本文將聚焦三項代表性指標——交易筆數與交易金額、實體調整後的轉帳結構,以及成本基礎分布(CBD)——以評估當前行情背後是否具備結構性支撐,並觀察機構行爲主導趨勢是否持續深化。

比特幣關鍵指標分析

在比特幣價格持續盤整於歷史高位區間之際,鏈上數據呈現出多項結構性變化,反映出市場參與結構與資金行爲的深度調整。爲更全面理解當前行情背景與潛在風險方向,本文將聚焦三項關鍵鏈上指標進行解析:鏈上交易筆數與平均交易金額變化、經實體調整的轉帳金額結構(Entity-adjusted Volume Breakdown),以及成本基礎分布(Cost Basis Distribution, CBD)熱力圖。通過這三項指標的交叉觀察,可望釐清當前鏈上活動降溫背後的成因、機構資金對市場主導力的增強,以及支撐區間的結構性意義,從而爲判斷後續走勢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數據依據。

BTC 鏈上交易量驟減,“價漲量縮”格局顯現

據 Glassnode 數據,盡管比特幣價格自 2024 年底至 2025 年持續漲,目前穩居在 100,500 USDT 附近,但鏈上交易量卻呈現明顯下滑趨勢,形成了“價漲量縮”的背離格局。2024 年下半年期間,比特幣網路的日均交易筆數維持在 50 萬至 70 萬之間,整體活躍度處於相對高位。然而自 2025 年初以來,鏈上交易筆數持續回落,目前已降至 35 萬至 40 萬筆之間,創下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6】

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在於非貨幣性交易活動的顯著減少。此前,如 Inscriptions(銘文)和 Runes(符文)等依賴 Taproot 等非貨幣交易曾短期爆發,顯著抬高整體交易量。然而進入 2025 年後,該類需求明顯降溫,成爲鏈上交易萎縮的關鍵因素。相比之下,涉及實際價值轉移的貨幣性交易仍保持穩定。

與此同時,比特幣網路上每筆交易的平均金額已上升至約 36,200 美元,表明雖然交易筆數減少,但每筆交易所承載的價值顯著提升。這一趨勢意味着大型機構或高淨值用戶仍頻繁使用比特幣網路進行高額資金結算。【7】【8】

整體而言,當前比特幣鏈上活動呈現出“散戶退場、機構主導”的格局。雖然交易筆數下降,但整體經濟結算量依舊強勁。此種結構性變化值得持續關注,尤其是在價格逼近歷史高點的階段,若鏈上活躍度無法同步提升,市場可能面臨一定的回調風險。

BTC 高價值交易佔比升至 89%,鏈上活動加速邁向機構化

鏈上轉帳金額結構(經實體調整)Relative Transfer Volume Breakdown by Size (Entity-Adjusted),指標用於衡量比特幣網路中不同金額區間的轉帳,在整體鏈上結算量中所佔的相對比例。通過對轉帳金額進行分類,並排除交易所內部歸集等非真實價值流動,僅保留經”實體調整”後的實際轉帳行爲,使結果更貼近真實的經濟活動。該指標反映了比特幣網路中資金流動的結構性變化,尤其在觀察機構資金參與程度方面具有代表性。

據 Glassnode 數據,2025 年 6 月比特幣網路正呈現出高度機構化趨勢,特別是高價值交易在整體鏈上結算中的主導地位愈發顯著。鏈上轉帳金額結構指標顯示,單筆金額超過 10 萬美元的交易佔比已升至 89%,相較於 2022 年 11 月的 66%,提升了整整 23 個百分點。該指標通過識別並排除交易所內部歸集等非實際資金流動,僅保留經實體調整後的真實轉帳數據,更準確反映鏈上經濟活動結構的變化。這意味着比特幣網路中的絕大多數結算量,已經由高淨值參與者和機構主導,小額散戶交易所佔比重則逐漸邊緣化。【9】

從圖表中的交易區間分布可以看出,單筆金額在 100 萬至 1,000 萬美元,以及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大額交易佔比持續上升,顯示網路資源正逐漸集中於高價值轉帳。與此同時,金額低於 1 萬美元的小額交易佔比則持續縮減,在整體鏈上結算量中的存在感日益減弱。

整體而言,比特幣網路正從“大衆支付型工具”轉向“高價值清算網路”。這不僅解釋了當前“交易筆數減少、經濟結算量依舊強勁”的結構性變化,也進一步印證了機構資金在比特幣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愈發鞏固。若未來此趨勢持續發展,比特幣的鏈上用途與經濟定位也將進一步向“數字黃金”和“價值結算層”轉變。

BTC 成本基礎分布揭示關鍵支撐,93,000–100,000 USDT 成爲鏈上防線核心

比特幣成本基礎分布(CBD, Cost Basis Distribution)指標通過追蹤不同價位下持幣者的平均買入成本,揭示市場在各個價格區間所承載的鏈上供應量。在熱力圖中,顏色越接近紅色,代表越多 BTC 的成本集中於該價格帶,因此可視爲具有潛在支撐或壓力的重要位置。

除了鏈上交易結構加速機構化外,資金成本分布亦提供了另一關鍵視角,用以觀察市場結構與支撐強度。在比特幣價格高位震蕩的背景下,鏈上成本基礎的密集區間成爲觀察市場情緒、防守力量與潛在回調風險的重要指標。以下我們從成本基礎分布(CBD)出發,進一步解析當前比特幣的鏈上支撐帶狀況。

據 Glassnode 數據,目前 BTC 價格走勢正圍繞 93,000 至 100,000 USDT 之間的關鍵結構性支撐區間震蕩,該區間正是鏈上成本分布最密集的地帶之一。從圖中可以觀察到,自 2025 年第一季高點形成以來,大量比特幣的持倉成本便落在這一範圍內,構成了堅實的鏈上支撐帶。這也解釋了爲何近期比特幣在回調至 99,000 USDT 附近時能夠快速止跌反彈,顯示該區域對市場情緒具有穩定作用。【10】

只要價格維持在這一成本密集區之上,整體牛市結構仍有望維持。然而,一旦價格跌破該區間,不僅意味着大量持幣者將陷入浮虧狀態,也可能引發連鎖性的拋售壓力,加劇市場的下行風險。

因此,CBD 熱力圖不僅幫助揭示鏈上資金在不同價位的歷史分布,更爲投資者提供了關鍵的支撐與風險警戒參考。若比特幣後續能持續站穩 100,000 USDT 上方,市場有望重啓上行趨勢,挑戰 110,000 USDT 的階段性高點;反之,若跌破 93,000–100,000 USDT 區間,則需警惕市場結構性轉弱與更深度調整的可能性。

市場趨勢總結

2025 年 6 月,綜合交易量、手續費收入、活躍地址與資金流向等關鍵鏈上指標看,Solana 憑藉 Meme、Bot、穩定幣支付與 RWA 場景的高頻交互,持續穩居鏈上活躍度與生態熱度首位,展現出高度的用戶黏性與交互密度。Base 雖出現階段性資金淨流出,但在穩定幣、機構試點與社交生態的驅動下,鏈上交互數據仍維持增長態勢,已逐步確立其在 Layer 賽道中的領先地位。以太坊則受益於技術升級與機構利好穩固核心地位,並吸引主流資金回流。整體而言,鏈上生態競爭正加速從“技術領先”轉向“用戶驅動”與“場景落地”,未來的資本配置將圍繞高頻交互能力、真實應用場景與資金承載效率展開。

比特幣方面,盡管整體仍處於高位震蕩區間,但鏈上數據顯示出結構性轉變:交易頻次下降而單位金額上升,顯示散戶活躍度趨緩、而機構與高淨值帳戶的比重不斷提升;此外,從鏈上轉帳金額結構與歷史持倉成本分布分析,市場支撐正聚焦於 93,000–100,000 USDT 區間,逐步強化其“高價值清算網路”定位。若後續價格企穩並維持結構性支撐,仍具備延續上行趨勢的條件;反之,一旦失守關鍵支撐區間,鏈上數據或將率先揭示市場結構的轉弱信號。

熱門項目與代幣動態

熱門項目數據概覽

PumpSwap

PumpSwap 於 2025 年 3 月上線,是一個基於 Solana 公鏈的 Meme 代幣發行與交易平台,主打一鍵發幣、交易即挖礦以及社區流動性引導等功能。平台延續了 Solana 高效、低成本的技術優勢,結合用戶友好的界面設計與強互動性的社群文化,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與創作者參與。

在產品機制上,PumpSwap 通過簡化發幣流程,讓任何用戶都能在幾分鍾內部署自己的 Meme Token,同時提供自動生成交易對與初始流動性配置,大幅降低發幣門檻。平台還引入交易挖礦、排行榜獎勵等機制,鼓勵用戶參與早期交易與社群傳播,進一步放大熱點項目的曝光與資金流動性。

據 Dune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PumpSwap 累計交易量已突破 380 億美元,顯示其已逐步確立爲 Meme 幣上線後的主要交易市場。過去 7 日交易量達 19.8 億美元,近 24 小時交易量則高達 2.42 億美元。盡管相較於 5 月初的高點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高度活躍區間。【11】

從每日交易量走勢看,自 3 月中旬正式上線以來,平台整體交易活躍度快速提升,並在 5 月初達到單日峯值 6 億美元。之後雖然波動加劇,但整體維持在 2~5 億美元/日區間,反映出即使 Meme 幣熱度略有退潮,平台仍擁有穩定的資金流動性與交易需求。此外,累計交易量持續平穩上升,未見明顯流動性枯竭或用戶流失跡象。考慮到所有完成 Pump.fun 募集曲線的項目都會自動遷移至 PumpSwap,未來平台的資金承接能力與交易動能有望進一步增強,進一步鞏固其在 Solana 上的 DEX 主導地位。

市場份額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PumpSwap 已在 Solana 生態的 DEX 賽道中確立關鍵地位。根據 Dune 數據,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PumpSwap 的 DEX 市佔率達 22.0%,位列第二,僅次於 Raydium(34.3%),並領先 Whirlpool(18.3%)與 Meteora(12.6%)等競爭平台。自 3 月中旬上線以來,PumpSwap 的市佔率持續提升,充分展現其在 Meme 幣賽道中的主導能力。

用戶活躍度與增長

從每日活躍錢包數量看,PumpSwap 用戶增長迅速。自 3 月起,平台活躍地址數持續上升,自 4 月中旬起日均穩定在 20 萬個以上,並於 5 月達到階段性高峯。至 6 月 30 日,當日活躍用戶超過 30 萬人,其中回訪用戶超過 20 萬人,新用戶則接近 10 萬人,展現出強用戶黏性與持續吸引新用戶的能力。

交易行爲與規模

在交易行爲方面,PumpSwap 同樣展現出爆發式增長。根據每日 Swap 數據顯示,自 5 月中旬起平台交易筆數大幅增長,至 6 月底,日均 Swap 次數已突破 2,500 萬筆,創下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平台累計交易筆數已超過 10 億筆,成爲 Solana 鏈上使用頻率最高的 DEX 平台之一。

與此同時,PumpSwap 累計活躍錢包總數已超過 900 萬個,說明平台已成功構建出龐大的 Meme 幣交易用戶羣,形成強大的網路效應與交易流動性。結合其與 Pump.fun 的強綁定關係,未來市佔率與用戶活躍度仍具顯著增長潛力。

全鏈對比與發展趨勢

根據 Dune 的 Solana 全鏈 DEX 數據,2025 年 6 月 30 日,Solana 鏈上 DEX 總交易量達到 125 億美元,其中 PumpSwap 獨佔 105 億美元,市佔率超過 84%,遠超 Raydium(7.64 億美元)與 Orca(5.59 億美元),展現出其在交易層面的絕對領先地位。【12】對比歷史數據可以發現,Solana 鏈上 DEX 活躍度曾在 2024 年底迎來爆發性增長,盡管後續整體交易量略有回調,但自 2025 年第二季度起明顯回暖,而 PumpSwap 的強勢崛起正是驅動這一輪增長的關鍵因素。

從市場結構看,除 PumpSwap 外,Raydium、Orca 與 Meteora 仍保持一定份額,分別貢獻 7.64 億、5.59 億 與 2.91 億美元交易量。與此同時,原始 Meme 發行平台 Pump.fun 亦錄得 1.69 億美元,顯示 Meme 資金流動高度集中於其生態體系。

整體而言,PumpSwap 的交易量激增不僅體現了其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的強大吸引力,更反映出 Meme 幣交易需求的持續旺盛。隨着更多 Pump.fun 項目完成遷移,PumpSwap 的市佔率與交易活躍度仍有持續上升的空間,進一步鞏固其作爲 Solana 核心 DEX 平台的地位。

綜上所述,PumpSwap 憑藉簡化的發幣流程、交易挖礦機制以及強互動性的社區文化,在短短數月內迅速崛起,已躍升爲 Solana 生態中交易量最大、用戶最活躍的 DEX 平台之一。無論是交易規模、市佔率,還是活躍錢包與交易筆數,均展現出極強的成長動能與網路效應。隨着更多 Pump.fun 項目的遷移與生態整合推進,PumpSwap 有望持續擴大其市場領先優勢,成爲 Meme 幣賽道中不可忽視的核心基礎設施。

熱門代幣數據概覽

$SEI —— SEI 是 Sei Network 的原生代幣,Sei Network 是一條基於 Cosmos SDK 構建的高性能公鏈,專爲去中心化交易場景設計,具備亞秒級出塊與高吞吐能力。SEI 主要用於支付 Gas 費用、質押挖礦、治理投票與生態激勵。隨着 V2 升級引入 EVM 兼容,Sei 進一步拓展至以太坊生態,強化其跨鏈能力與交易效率,成爲高性能交易公鏈的重要代表。

SEI 熱度飆升,價格、政策與社群三重驅動

SEI 因價格強勢漲與政策利好不斷,迅速成爲市場關注焦點。據 CoinGecko 數據,其價格在 6 月中旬短期內漲超過 50%,帶動社群聲量與參與度同步爆發:三個月內代幣提及數與活躍創作者數量增長逾 300%,整體參與度更激增超過 700%。這一社交熱度的激增,反映出 SEI 不僅在交易市場中走勢強勁,也在社交媒體上形成高度傳播效應,進一步吸引散戶關注與資金追入。【13】

代幣熱度的提升與其背後鏈本身的政策敘事密切相關。6 月 20 日,官方在 X 平台宣布,Sei Network 被懷俄明州穩定幣委員會選爲 WYST 試點的候選區塊鏈之一,成爲美國首個由州政府主導、法幣支持的穩定幣項目的重要基礎設施。WYST 預計將採用 LayerZero 的跨鏈橋接技術,而 Sei 是上一輪評選中唯二入選的區塊鏈,突顯其在美加密基礎設施戰略中的地位。【14】

此外,Circle 與 Valour 等機構也已公開將 Sei 納入合作或投資組合,使其成爲少數同時具備“鏈上擴展 + 政策支持 + 金融落地”三重利好的新興公鏈代表。這種政策預期與現實落地的雙重驗證,不僅強化了 SEI 的成長想像,也爲其價格表現與社群活躍度提供持續動能。

Sei TVL 創新高,鏈上生態與政策資本利好共振

這波熱度背後並非空穴來風,鏈本身在技術性能、生態擴張與資本支持方面亦同步進展,構築了 SEI 當前市場表現的堅實基礎。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Sei 公鏈總鎖倉量(TVL)突破 6.09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15】從圖中走勢來看,自 2024 年第四季度以來,Sei 的 TVL 逐步上升,尤其在 2025 年進入爆發階段,呈現出明顯的資金加速流入趨勢。這不僅反映出 Sei 在 DeFi 與 GameFi 等多元生態的擴展,也顯示其基礎架構與性能優化逐漸獲得市場肯定。

在鏈外層面,Sei 也不斷擴大其金融資本合作布局:Canary Capital 已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 SEI ETF 申請,歐洲的 Valour 則上線相關 ETP 產品,進一步拓展全球機構投資者的接觸面。此外,Circle 亦在 IPO 文件中公開其爲 Sei 的主要投資者之一,爲其在穩定幣賽道的發展帶來更強背書。鏈上生態方面,多個 dApp 日收入創下新高,部分項目躋身全鏈營收前百,生態活躍度顯著提升,爲 TVL 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16】

整體而言,Sei Network 正處於鏈上生態擴展與鏈外政策、資本三重利好交匯的階段,技術積累與市場戰略逐步轉化爲實質性的流動性與用戶基礎,未來發展動能值得期待。

Sei 鏈上交易量爆發,生態與技術優勢同步釋放

除了資金鎖倉規模持續增長外,Sei 在鏈上交易活躍度方面同樣表現突出。交易量作爲衡量生態實際使用度與用戶參與度的重要指標,其持續放量進一步驗證了 Sei 鏈在用戶端的實際吸引力與交易基礎設施的高效性能。根據 DefiLlama 數據,截至 6 月 30 日,Sei Network 已躋身 DEX 交易量排名前十五的區塊鏈,單日交易量一度突破 9,400 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自 2025 年 4 月以來,其鏈上 DEX 交易量持續增長,整體走勢呈現階梯式上揚,近期更是連續多日錄得 6,000 萬至 1 億美元區間的高位表現,顯示出交易活躍度與資金使用頻率顯著增強,進一步印證了 Sei 生態的繁榮發展與市場熱度的持續上升。【17】

這波交易量的增長,通常與流動性擴展、新協議上線或用戶遷移密切相關。就 Sei 而言,除了原生 dApp 表現強勁,亦有多個主流項目陸續部署至該鏈,多鏈戰略逐步形成。此外,代幣價格的漲與政策面的積極進展疊加,促使整體交易動能集中釋放。若 Sei 能維持其在高活躍度公鏈中的領先地位,未來其 DEX 表現有望穩定維持在高水平區間,持續吸引用戶與開發者入駐。

DappRadar 數據亦顯示,Sei 目前是活躍錢包數排名前五的 L1 公鏈,並在遊戲賽道中位居首位,鏈上日交易筆數突破 130 萬次,躋身全鏈前十。這些表現不僅反映 Sei 在鏈上生態的高速成長,也進一步強化其在模塊化架構與低延遲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優勢,爲其在資本市場及應用落地層面贏得更多關注與合作機會。【18】

Sei 正站在鏈上生態擴展、鏈外政策支持與資本關注的交匯點上。無論是 TVL、交易量還是活躍度均創下歷史新高,展現出其作爲高性能交易公鏈的強勁動能與成長潛力。隨着 EVM 兼容性增強、穩定幣合作落地以及全球金融產品(如 ETF、ETP)接連推進,Sei 不僅在技術層面不斷突破,也在合規與資本市場贏得更多空間。若生態持續擴張、政策利好延續,Sei 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下一階段高性能 Layer 1 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總結

2025 年 6 月,主流公鏈的鏈上收入格局出現明顯變化。以太坊重新奪回手續費收入榜首,單月創收超 3,900 萬美元,顯示其在高價值交互場景中的主導地位依然穩固。在 Pectra 升級、現貨 ETF 持續淨流入與 DeFi 板塊熱度回升的多重利好下,以太坊繼續吸引大量資金,保持高價值清算網路的核心地位。Solana 6 月交易量達 29 億筆,活躍地址 480 萬,雖手續費降至 3,054 萬美元,仍展現強生態黏性。Base 收入回落至 487 萬美元,活躍地址達 171 萬,交易量近 3 億筆,穩居 L2 龍頭。

比特幣雖處於高位震蕩,但鏈上數據顯示其市場結構正加速轉型:交易筆數減少、平均交易金額上升,反映出散戶活躍度下降、機構主導趨勢增強;高價值交易佔比已達 89%,鏈上活動正邁向“高價值清算網路”。此外,93,000–100,000 USDT 區間爲當前主要成本密集帶,構成關鍵支撐。若價格守穩該區間,後續仍有上行空間;反之,若跌破則恐引發結構性回調。整體來看,鏈上三大指標同步揭示比特幣正處關鍵轉折點,值得持續關注。

項目熱點方面,PumpSwap 與 Sei 成爲當前鏈上最受關注的項目。前者爲 Solana 上崛起最快的 Meme 交易平台,交易量突破 380 億美元,活躍地址逾 900 萬,市佔率升至 DEX 第二;後者 TVL 首破 6 億美元,單日交易量達 9,400 萬美元,受政策支持與 ETF 帶動,躍居高性能公鏈前列。與此同時,SEI 代幣社群熱度同步飆升,社交平台提及數與創作者數量三個月內增長超 300%,互動參與度大幅提升,進一步放大其市場關注度與資金吸引力。

整體來看,鏈上收入、用戶結構與熱點生態正同步重塑,加密市場已從技術導向轉向應用驅動,後續應關注高頻場景下的資金承接力與主流公鏈的用戶黏性變化。


參考資料:

  1.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chains
  2.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chains
  3.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chains
  4.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flows
  5. DefiLlama, https://defillama.com/chain/base
  6.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transactions.Count?a=BTC&ema=0&mAvg=7&mMedian=0&mScl=lin&pScl=lin&resolution=24h&s=1719383580&sma=7&u=1750919580&zoom=365
  7.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253007be-d331-4f23-67dd-0667a6b4bb3e
  8.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5b3faf7a-2e08-4b35-719c-4e602701cf47?s=0&u=1750351295
  9.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transactions.TransfersVolumeBySizeEntityAdjustedRelative?a=BTC&mScl=lin&pScl=lin&resolution=24h&s=1592584904&sma=7&u=1750351304
  10. Glassnode, https://studio.glassnode.com/dashboards/cost-basis-distribution?a=BTC
  11. Dune, https://dune.com/adam_tehc/pumpswap
  12. Dune, https://dune.com/ilemi/solana-dex-metrics
  13. LunarCrush, https://lunarcrush.com/discover/$sei?metric=close%2Cinteractions%2Cposts_active&interval=3m
  14. X, https://x.com/SeiNetwork/status/1935759503179620584
  15. DefiLlama, https://defillama.com/chain/sei?
  16. X, https://x.com/SeiNetwork/status/1938386931374829587
  17. DefiLlama, https://defillama.com/chain/sei?tvl=false&dexs=true
  18. DappRadar, https://dappradar.com/chain/sei?range-cs=30d&range-ha=1y



Gate 研究院是一個全面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研究平台,爲讀者提供深度內容,包括技術分析、熱點洞察、市場回顧、行業研究、趨勢預測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免責聲明
加密貨幣市場投資涉及高風險,建議用戶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進行獨立研究並充分了解所購買資產和產品的性質。 Gate 不對此類投資決策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作者: Shirley
審校: Ember, Mark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文不作為 Gate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況下,複製、傳播或抄襲本文將違反《版權法》,Gate 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